以「宜蘭觀察筆記」節目榮獲第二屆卓越新聞獎廣播類新聞節目主持人獎,在得獎公佈後接獲許多道賀電話,其中不乏預借獎金的「損友」,也有人問我,你的聲音不比別人好聽,國語也不比人標準怎麼會得獎,自己也曾有過這樣的疑慮,但我從評審「投入之深、觀察之細,留下深刻印象」的評語中似乎也找到了答案,應該是我的用心打動了評審,同時也要感謝母校輔大大傳系奠定的新聞傳播教育素養,以及卓越的新聞系廣播類五位評審之一輔大習賢德教授「內舉不避親」,才有機會脫穎而出。
大三時,修了一門廣播新聞,當時的授課老師岑令文為中廣新聞部招集人,老師長得英俊、上課又風趣幽默,一學期課程結束,雖然學業分數不高,但卻也讓我萌生將來從事廣播工作的念頭,因此在大三、大四分別到中廣總公司及中廣宜蘭台實習。
大學畢業後,民國八十二年愚人節進入中廣宜蘭台擔任記者,當時還是不太會寫廣播稿的菜鳥,一篇兩百字乾稿需要寫上一個小時,不熟悉錄音間設備,需要花上四、五個小時,一步步摸索,慢慢掌握到廣播的特性,如何快速掌握新聞、製作生動的節目,及多方面向探討新聞事件,將聲音資料整理分析,轉化成動人的報導。
宜蘭觀察筆記是中廣宜蘭台「老字號」的節目,每週針對一個新聞事件的核心問題,從不同角度切入深入剖析,這次參賽的作品其中「漁民、海豚大戰何時休」,因採訪工作所需,經常深入南方澳漁村,曾目睹海豚遭漁民屠殺肢解後血淋淋的屍塊,以及漁民載進港被海豚啃食到只剩魚骨頭的漁獲,人豚大戰不斷上演。節目透過深入漁村訪談漁民、並由專家、學者、官員,從不同角度解析漁民與海豚間的恩怨情仇,希望為「人豚戰爭」尋求和解之道。
『「宜蘭觀察記」能夠得獎,也代表中廣的新聞和節目都是最專業、最高品質,因此,要和中廣新聞網所有傑出事業的夥伴一同分享這份榮耀……』榮獲第二屆卓越新聞獎新聞節目主持人,上台頒獎致詞時,我衷心將這個獎項現給中廣新聞部馮小龍經理致最高的敬意。
「中國」廣播公司記者工作,讓我找到新聞採訪志同道合的另一半,輔大大傳系高四屆的學長「台灣」電視公司駐宜蘭記者周俊雄,當年結婚喜帖上印著「一台一中、如期統一」,兩岸統一後,現育有兩千金。工作多年後,為充實知能,我和老公目前在宜蘭就近讀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傳播學研究所二年級,重拾書本,深刻體驗到研究所探索學問的修練,豐富了新聞報導功拓的深度和廣度,在此也奉勸學弟妹趁年輕,把握可以繼續升學的機會累積就業的資本能量。
幾個月年走訪文友樓,見到熟悉的烏龜身影,並驚奇發現學校設有多間設備新穎的廣播錄音室,可以在校實習廣播實務,十分羨慕學弟妹能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,相信將來並定能開創出一片天地。(作者為十七屆新聞組)
摘自《大船》第12期,2004年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