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

卸下璀璨光環 馬度芸與神一同博愛

「神在幫助我找尋自己的位置,我不斷地在工作裡尋找『意義感』。」馬度芸說。

馬度芸畢業於大傳系第1 8屆廣電組,擁有傳播媒體工作十幾年的資歷。而這位大眾媒體的寵兒,卻從這個位置退下來,選擇了最小眾的工作——教會、社會

服務。

馬度芸是一位面向非常多元的媒體工作者。她畢業後先投身報社當政治經濟線的記者。一年後她跳槽到香港的TVBS 當財經記者。後來TVBS在台灣成立衛星

有線電視台,她也跟著回到台灣,這一待就是十年。在這期間,她成為台灣當紅的主播,曾經獲得民生報票選「最受歡迎主播」。她回想這十年的日子說:「在這十年裡,自己是和有線電視、媒體產業一起成長的, 學習到了很多,進步得很快。過後,電視媒體的市場化卻令自己的學習停滯了。我並不快樂,也是時

候做出改變了。」不斷尋求職場上的學習、進步與突破,是馬度芸在面對工作時的態度。她離開TVBS後,先後成為專業財經雜誌管理階層人員及兒童文化出版社的行政人員,但卻都不是她真正想要的工作。

在IC之音的日子

在一次教會聚會中,她認識了新竹「IC之音」台長姜雪影。正巧當時她有一個關於愛情的廣播企劃案,雙方一拍即合,便開始跨行成為廣播人。馬度芸富磁性

的嗓音,聽眾無法抵擋,她的節目「戀戀玫瑰」,與聽眾談感情問題,解答聽眾的感情疑惑,與聽眾互動,成為感情的輔導諮詢。許多原本沒有話題的夫婦,

因為「戀戀玫瑰」而有了話題;原本吵架的情侶,因著她的分享、開導而和好了。她認為, 一個好的媒體,就是要傳達好的訊息——對她而言,也就是「上帝

的訊息」。自此之後,馬度芸開始投入「探討愛情」的工作。除了「戀戀玫瑰」的節目製作,她也寫文章、出版了愛情散文集《愛情在這時候〉。在這個過程中,她發現所有的問題的解決辦法都回歸到一個點上——上帝的愛。

投入教會傳福音

在IC之音工作的兩年裡,她搬到新竹居住,接觸了新竹南寮新恩堂,參與了很多教會的活動。隨著教會到各國進行宗教交流,她感受到「過一關就有一關的快樂、一關的成長」的喜悅。經過不斷的檢視自己和調整自己的個性,最後,她選擇了離開IC之音,全心地投入到教會。她說:「自己也越來越清楚自己,在上帝為我安排的路上,自己所扮演的角色。」

馬度芸目前是教會的全職同工,在新竹社區經營多個讀書會及教會小組,期盼能將上帝的愛散佈出去,更希望能夠當大家可以分享心情的好朋友,帶給社區活潑的氣氛。另外,她也協助教會推廣中低收入戶、弱勢家庭、兒童青少年的課業輔導,幫助南寮一帶的孩子,能夠在更良好的環境、齊全的設備下求知識,例如他們向台積電要了一些被淘汰的舊電腦,來為孩子上電腦課,幫助他們認識新科技。「我一心只想對他們有幫助,而上帝就會不斷給我...」馬度芸一心想要幫助需要被幫助的人。她提到教會的活動有很多很感人的見證,有一些弱勢家庭的小朋友,他們原本都覺得自己是「瘪三」,但在團體內感受到別人的關心後,他們慢慢發現生命有了希望,功課也慢慢有了進步。馬度芸在教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付出的快樂,她覺得每天都有新的收穫,就像她弟弟在「天降神賓」的節目裡說:「在教會裡,姊姊變得非常快樂以及滿足。」她也表示:「來到這裡(教會) ,我變年輕了。」願意改變即是擁有一顆年輕的心。

希望發揮影響力而不是 被肯定

馬度芸表示,自己不是深山裡的教會居士。她了解現代人的壓力和感情觀,她希望可以在現今的一般觀點內,帶進一些「神」的觀點,但是要運用大家的語言聊大家的事。「我現在想要做的是發揮影響力,不是被肯定。」馬度芸不排除回到媒體工作的機會,但是她依照「神的旨意」生活, 一切就看神的安排。她不在乎名利、不在乎錢賺多少,只想將愛帶給大家,為大家傳福音。

摘自《大船》第14期,2006年7月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