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

第一屆的二十年

同學會實況轉播

1975年畢業的第一屆,在去年底舉辦了畢業二十年的同學會,此次同學會也是第一屆畢業以來首次的全體同學會,事前經過一年的籌畫和聯繫,時間選在1995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中午至二十五日下午,在世新學院位於深坑的休閒中心舉行,共有國內外三十四位同學,包括家眷共八十餘人參加。

這次同學會最難得的一點,就是第一屆放洋的十多名「僑胞」為這次活動全體攜家帶眷回國參加,據謝莉莉表示,國外同學們排除萬難返國,全員出席的情操令人欽佩,如倪鐵榕即是冒著美東的大風雪趕回台灣,謝莉莉認為應該給這些「歸國華僑」們起立鼓掌致敬!且這次的活動雖然是由台北的同學主辦,但是最早的提議和催生者也是遠在美國的張蘊明,在一年前以一周一信的方式和全班每位同學加強聯絡,才誕生了這次同學會。

闊別二十年再相聚,據某位參加者表示,當年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如今都已為人父母,而彼此的兒女也成為大家討論的話題,如班花「迷你裙之后」阮頌崇已是賢慧的家庭主婦和一雙兒女的媽,還有萌亮、謝揮群剛添不久的小寶寶都是大家的話題焦點。

兩天一夜包括聖誕大餐、敘舊、即興演出的活動中,較特別的是第一屆舉辦「歷史博物館」的班史回顧展,包括老照片、舊作業、劇本甚至當年錄取的榜單等的展覽,及習賢德所整理出來的十大張班級「舊」聞大事,都勾起與會者的無限回憶。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由姚開陽所提供展出的頭五年每一期「傳播者」,再活中之後不慎遺失,至今尚未尋回,是大傳系的重要文獻資料的流失,十分可惜。

二十年紀念同學會,據甘宗元表示,是需要一點「革命情懷」才能辦成的,但第一屆已經決議,下一次同學會將於1999年在夏威夷舉辦,日期選在12月29日,並共度2000年元旦,那將是一次名符其實的跨世紀相聚,萌亮並且打趣,屆時畢業二十五周年,說不定會有三代同堂的盛況出現。



同學會感言

二十年的疏離,兩年的籌備,二十四小時的聚首,留下永久歡愉的回憶,正是這次同學會前後的寫照。

即使當年彼此講不到幾句話的同學而今卻仿如久別重逢的親人;沒有人談事業家庭,卻有訴不完的過往趣事,「屋上提琴手」的即興表演,更是凝聚帶動了每一位澎湃的心緒,場面溫馨熱情讓人流連忘返。

三十四位來自地北天南,外加十多位百般致歉「精神加盟」的同學,參與的盛況尤勝立法院,這就是緣份、就是團結、就是力量,也但願就是大傳系的永續精神。(馮小龍)



畢業二十年後的再聚是溫馨歡愉的,看看別後的變化更是悲欣交集不知如何表達心中的所思所想……

話當年年少豪情,鮮事知多少,數往日恩怨情仇皆一笑付之,溫情笑語擋住了酷寒微雨,二十年不是一轉眼,而是七千多個日子的堆砌,總之再聚是多麼的美好。(張友君)



一般人的生涯規畫不過三、四十年,二十年的時間可以說已過去了一半,在這麼長的時間後見到當年的老同學,心中不免感慨萬千!

這次活動非常有意義,最難得的是連遠在美國的同學們也全部回國參加,我想它的象徵意義是大於實質意義的。也希望這次活動可作為一個示範,因為大傳系一直沒有明顯的傳承,希望每一屆每一班都可以延續這樣的團結和向心力。最後就是希望世紀末1999年,在夏威夷的活動能更盛大和成功,甚至有第三代同行的盛況出現。(蒯亮)



年紀一過四十,突然往事一幕幕地湧上心頭,大概大家都有此感覺,所以開了一次盛大的同學會,不論是台灣的北中南部或是美國的同學都到了,著實讓人興奮。

老同學一見面就彼此拼命地搜尋那些二十幾年前的臉龐和生活畫面。雖然,外表上都稍有改變,但那顆老了二十年的心又回到了當時的「活潑」。經歷社會中二十年的磨練,女士們更大方,男士們更灑脫,一改往昔在校園中的忸怩(怕人誤會誰追誰),彼此真誠地說出內心的關懷。除了各自的家庭和兒女,最難割捨、最懷念的還是同窗共載的情誼。兩天的相距仍是太短,捨不得分開,盼望西元兩千年的再次相聚。(高珮莉)



離開學校後的二十年再相會,原本的痴狂少年變沉穩中年,原來的青澀稚嫩變圓熟世故,這些歲月留在身上的痕跡無一人能免,但是,卻也並未無情地讓大家變了模樣,我真心感覺到,以四十三歲的男生還沒有滿身銅臭,進入中年的女生也離「歐巴桑」尚遠-傳播活力的男女,果然有本年和歲月拼鬥。(李碧華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